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attachment=11513]
[attachment=11514]
[attachment=11515]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生二”的这个过程中,对于生成“阴”“阳”这两种物质的过程来说,这个过程也许十分短暂,或许短暂到无法记数;但对于这个生化的状态来说,也是一种永恒,——“一生二”的生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真一之气”都会转化生成“阴阳二气”。转化是必然的,但只是一部分“真一之气”在“动”的作用下转化成“阴阳二气”,另一部分“真一之气”又在“静”的作用下,从新回归到“道”的“无何有之乡”;而“道”的“无何有之乡”又同时在“动”的作用中不断的生成“真一之气”。这是“一”的“临界状态” 中生化的循环形态。
在“一生二”之中,出现了“阴阳二气”的诞生,这两种单属性的最原始物质的出现并不是生化的终结,而恰恰是纷繁世界宇宙乾坤诞生的开始。在“一生二”阴阳最开始诞生的时候,阴阳二气的属性极为纯粹,阴就是阴、阳就是阳。这就是“二”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是极其短暂、又是极其永恒的。只要有“阴阳二气”的生成,就存在“二”的状态。在这个临界状态中,“阴阳二气”一部分一方面在“动”的作用下,准备进一步生化;另一部分“阴阳之气”则在“静”的作用下,再次回归到“一”的状态。这就是在“二”的临界状态中生化的循环形态。
但随着“阴阳二气”之间的在“动”的作用下,阴阳二气就会有趋向再次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三”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
在“二生三”图中,“阴阳二气”从“一生二”图中起,从阴阳相对分离、静止的“二”状态下,在“动”的作用下,“阴阳二气”开始出现再次的相互交流、融汇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三”的状态,这个过程也就是“二生三”的过程。“三”就是一种变化,是阴阳的再次融汇而准备进一步生化的前奏,也是从“阴阳二气”生化“万物”的临界状态。在这种临界状态下,阴阳二气的不断融合同时也在不断分离,一部分“阴阳之气”相合进入再次生化的准备状态中;另一部分“阴阳之气”则在“静”的作用下,再次回归到“二”的状态。这就是在“三”的临界状态中生化的循环形态。
在“三生万物”图中,用相互交错的两组“阴阳之气”的不断融合,来表示“阴阳二气”在“动”的作用下,随着阴阳二气不同的融合形式,生成大到宇宙乾坤、小到世间万物的不同组合。每个组合之中随着其中阴阳属性的多少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物质属性。这就是“三生万物”。
万物在消亡之后,也会随着事物之间的转变,再转化生成其他的事物,所以,生化化生,在“道”的推动下,是永恒的。生化是永恒的,消亡也就是永恒的。为了延缓衰老,中国古代形成的道家流派数千年孜孜以求的探索和研究这其中的奥秘,并在数千年的通过对自身的穷极一生的修持之中,不断总结完善并形成了道家自身养生理论。——在不断深化的“入静”之中去让自身的气机在极其宁静的过程中慢慢回归到与“道”融合的状态,这就是中国道家养生数千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大道”的境界。为了让身体达到这种所需要的“深度宁静”的状态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念经、持咒、站桩、导引。其实不止中国道家的各流派衍生的各个教派,包括佛家的各个流派也多是用念经、持咒、坐禅、导引等途径来静思澄虑,达到和进入这种“深度宁静”之中体悟大道。不管是中国本土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这些辅助方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其目的还是基本一致的。其中的导引部分,又衍生了中国的道家功夫和佛门的禅功。正如佛门的少林寺所宣扬的“禅武合一”一样,这些外在的功法修行,都是一方面为了修身、一方面是为静定悟道服务的。
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在悟道的修持中,这是一个“硬指标”,你能“静”到什么程度,你就能体悟到与之相对应境界的东西。道家养身经典有“身不动龙吟云起,心不动虎啸风生”、“锁心猿、栓意马”等等对“入静”的要求和描述;佛家经典中也十分强调对“静”、“定”、“慧”的重视,“静”能生“定”,“定”能生“慧”,而“慧”,就是佛家修行希望取得的智慧、和神通了。
再结合刚刚分析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看,所有的生化都是都始终贯穿一个“动”。这种“动”,是生成天地万物的一个重要条件,——阴阳二气只有在“动”(相互融合又相互分化中)的过程中才能无穷生化。——即“动”则“生化”。 不管是从“一生二”还是到“三生万物”的状态中,“动”都是这些生化的“媒介”,是至关重要的桥梁。可以这样说,没有“动”,就没有“一生二”,更没有“三生万物”。“动”是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进一步生化的必要前提。
那么相反,如果阴阳二气在相互融合中,不再加入“动”来保持不断的生化,而是保持同样深度的“宁静”,始终保持在不同的“临界状态”下更深入的“宁静”,就会出现“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这就是道家所谓的“返本归真”、“与道体同”的“合道”的状态。所以古代道家的一些大智慧者都一再强调“大道至简”,正是如此,越是“返璞”才越是“归真”,越是纷繁复杂的变化,越是背道而驰。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attachment=11516]
[attachment=11516]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都在“动”和“静”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道”和她的生化,简单而且飘渺。所以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三十五章)。但如果要格物致理,这些尽管“淡而无味”,但还真得先把她弄明白了。
其实也简单,也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几个字。可见“道”,是万物之祖,天地万物,莫不由此而生。通过前面的阐释,这里“一”、“二”、“三”几个概念清楚了,“道”的概念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先看“一”:“一”,其实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先天的“混沌一气”,道家的不同门派称呼略有不同,有叫做“先天真一之气”、“真一之气”、“先天一气”、“先天真气”、“天真之气”、“混沌气”等等。是阴阳未判之前的状态,先天本真之气。生于“道”。
“二”,其实就是“阴阳”二气。是两种属性相反并可相互转化的极其精微的单属性基础物质。是组成万物的最基础的成分。
“三”,就是阴阳互根互化与相合的状态。万物都是由阴、阳所构成,而所表现出的不同所属特性,即是其阴阳特性之不同所决定的,或阴多阳少、或阳多阴少,各个不同,是以成就了大千世界。所以说,“三”实际就是阴阳之变化与相合的状态。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道”是物质吗?
“道”不是物质。我们看到,物质是由“阴阳”的不同分配所构成的。而“道”是在生成物质的“阴阳二气”之前便独立存在,并且通过“生一”而后才生成阴阳这个“二”的。所以,显然“道”不是物质。
“道”不是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佛爷说“不可说,不可说”;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何说得?没法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你可以说出来的那个“道”,便已经不是那个亘古不变的“道”了。
怎样去认识“道”呢?
既然“道”不可说,老子又说“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那么如何去认识“道”呢?
用感知。用感知去体悟“道”。
怎样体“道”?
其实《道德经》中描述甚详,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说:静,静说:复命。复命曰:常,知常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就是体“道”的方法。
这里老子记录了一个“古之善为道者”的境界,即上古时候会合道养生的人体“道”的描述。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浑兮若无止。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些都是道家养生的范畴,详细内容和方法,可参看另作《老子的养生》。
在《黄帝内经》中,“道”这个字的意思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上面所论的。第二,《内经》中还用“道”字指代一种作为天地自然的最高法则。第三,还用“道”字来指某项技术的最高准则,例如医道的“道”。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第三节•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道,有大智慧的人会默默地合道修行,而愚蠢的人却把对“道”的一知半解、甚至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拿来作为炫耀的一种装饰。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于人。”就是这个意思。大道,至简至易,是人都能修持。既闻至道,就应当勤而行之。可怜都是谈的多、做的少,能真正修持的又有几人?绝大多数论“道”的人,几乎都是一知半解、甚至狗屁不通,也敢著书立说、胡评乱侃。但为是说,皇皇而言,堂堂而注,言不尽其繁,引不尽其杂,就以为自己通达明了了。又岂知论述的越是繁杂,背离大道就更远了。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这个意思。
可怜天下谈玄说道的人何止千百,又有几人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包括本人啊)?大率流于“佩”。正如老子所言“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于人”,不过是忽悠出一些漂亮话,来卖钱、换取名誉地位罢了。老子说:“多言数穷,不若守中”,大道,只要沉下心去默默修持,自然会逐渐领悟道的真谛。
【行之】,修持之。
【佩之】,王冰注说:“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显见其作‘佩服’解。杨上善注《太素》本句说:“圣人得道之言,行之于身,宝之于心府也;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宝之于名利。”显见其做‘佩戴’解。《类说•第三十七》、方氏《家藏集要方》并引作‘背’。作‘违背’解。三说皆是,立意有别而已。太仆所云,亦是常态。上善所云,亦是常态,世人大多如此,道以标榜而已,从其心。方氏等所云,亦是常态,从其行。老子《道德经•六十二章》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于人。”便已赅其三家之意指矣。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第四节•大道无为,最上乘者,是谓真人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是《黄帝内经》中论及的最高一层对“道”的修持,是最上乘的修为。文中只论述了与道合真的上古真人修道的境界。能“寿敝天地”——和天地同寿,这无疑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了。
文中虽然描述了达到这种境界的称为“真人”的修持者与众不同的能力和状态,——能够“提起大地、撑开苍天,能把握阴阳的变化,呼吸的是最精纯的精气,独立在天地之一隅,却超然于物外,不仅达到炼神合道的境界,连形体的修炼也达到了全形合道的境界,这是形神双修的最高境界。”在道家的很多流派的修行功法中,都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修行顺序;并且在强调“精、气、神”修炼的同时,也强调对形体的修持,如各个流派的内家拳法、掌法、兵器套路之类的练习,很多都是用来“炼形”的(而并非仅仅是用来技击格斗),最典型的,如道家的武当太极拳、佛家少林的易筋经(附后)等,都是强调炼形、炼神的相辅相成的。
在本节中虽然论述了修行到“真人”境界的能力和状态,但并没有论述相关的修行方法,世人多以为惜、为憾,以为上古大道的修行法没有流传下来。其实,修行到这种境界,已经就是道家的“出有入无”的境界了,这种境界与“道”体合,以“无”为本,以“虚”为用,此中已不再着于“有为”了。这正是老子的“无为而为之”,名之“出有入无”。
其实,但凡有形、有象、有法的,都不是“至道”。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经说:“佛本无佛,是以名佛;法本无法,是以名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形有象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假象,所以《心经》说:“诸法空相”亦便是如此。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已直指了这点,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一点上,各家所指是相同的。所以,在本节文中虽然没有论述“真人”修持的功法,但此时的境界根本也不再拘泥于功法了。况且,即便是给出这种境界的功法,修行者达不到这个境界,也一样无法修持的。所以,文中并无所立法。总之,道法三千,不离方寸。
【真人】,全真之人。道家北宗要典《五篇灵文》说:“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所指便是。王冰注说:“真人,谓成道之人。夫真人之身,隐则莫测,其为小,入于无间;其为大,遍于空境。其变化,出入天地,内外莫见,迹顺至真,以表道成之证。凡如此者,故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庄子•刻意》说:“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提挈天地】,非把握天地,实于天地同,《西升经》说:“与天地分一气而治”是。提挈者,把握。
【把握阴阳】,亦非阴阳握固,实乃合于阴阳耳。合于阴阳,故四时调摄,自亦能顺应阴阳。
【呼吸精气】,此句歧义颇多,多为望文生义。呼吸者,呼与吸,然在此则非指口鼻之呼吸。明•王蔡传《修真秘要》说:“仙经说:真人之息,息之以踵;凡人之息,息之以喉。”是以,真人之呼吸,非口鼻之用,真息发于踵。其呼吸出入,极其悠远而绵长。老子《道德经•六章》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精气者,精微之气,指真气。北宋长伯端《悟真篇》说:“杳冥之中觅真精”。郭霭春注引《春秋繁露•通国身》说:“气之清者为精”,于此不足为训,以其不知道者。岂独真人之息耶,丹道修持精深,自明其旨矣。呼吸者,吞吐,天地亦有,岂独在人乎?见呼吸则漫指口鼻,泥于文字而着于相矣。
【独立守神】,独立者,超然物外。守神者,守神不妄动。《庄子•刻意》说:“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参见《精神内守》节。
【肌肉若一】,王冰释说:“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全元起注本云“身肌宗一”。《太素》同。杨上善云“真人身之肌体,与太极同质,故曰:宗一。”肌肉者,肌之与肉。肌肉若一,形不弊。此即修其外。《道德经》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者,饲,养。全神固当不辍,然神不得离形而独居,是以全形亦当不辍。形与神俱,乃能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故,肌肉若一,全形之态。
【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敝者,超越。有注作‘敝’通‘蔽’,掩盖。其意略有出入,但大意相近。可参。亦有本作“当为‘敌’字之误,形近而讹,意为‘比’、‘同’”,相去远矣。言寿命常存,可与天地同久乃至更久,无终了之时。终,终了,完结。
【此其道生】。道生者,道之所生。 道生者,一,余无他矣。是以形与神俱,合于一,是以真气从之而道生之。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第五节•大道无为,其上乘者,是谓至人。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亦归于真人。《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是《黄帝内经》中论及的第二等对“道”修持的“至人”境界,是上乘的修为。文中只论述了修行到“至人”境界的能力和状态。“能游行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一切的风吹草动都能随时察知。”——这几乎和佛家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佛菩萨的大智慧的能力相当。《庚桑楚》说:“全神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若天地然。……,体和于心,心和于气,气和于神,神和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之。”《中和集》说:“常灭妄心,不灭照心……照心者,道心。”又说:“妄心常动,静则起万念,虽静本体常动。照心常静,动则应万变,虽动本体常静。”照,就是应的意思,象镜子的功能一样可以看见影形。在心性静定醇和之后,感而遂通,以心神应之所照见的一切事物。实非耳目视听。佛家示大士相以“观音”,也是寓意在此。音可观乎?分明亦是教人打破凡视凡听,以应乎心镜灵台。“视听八达之外”便是如此,更何况极目伤肝、极听损肾,精动神摇,损乎本真,又岂是修真之道哉?
此中已有上乘之法矣。【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此二十字便是。若能修至此境,无疑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了。
【有至人者】。至人,达人。通达了真之人。《庄子•刻意》说:“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淳德全道】。淳,纯。全,合。道德淳合。
【和于阴阳】。阴阳,二。二感而生三,为顺,为生为化;阴阳相和,逆而成一,以全其真。
【调于四时】。调,和。四时者,春夏秋冬。避虚邪、避贼风,顺寒暑、调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去世离俗】。不为世俗之纷扰。身不为俗务所劳,心不被世事纷扰,故能神清而身静。道经说:“身不动,龙吟云气;心不动,虎啸风生”,身心不为世俗之纷扰,故能积精气而全神。
【积精全神】。不妄劳形,不妄劳心,故五脏藏精而不妄泻。精不妄泻,则故能满盈;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自足。全神者,不妄耗,而满而足。
【游行天地之间】。至人合德全真,与道体同,天地不足限其行。
【视听八达之外】。视听者,视与听。八达,八荒,八极。八极者,四正四隅之极远处。视听之所以能达到八极之外,非其耳目之用。
【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亦归于真人】。益其寿命,愈归于真,其生益永,而寿益长。强,优越。至人修道愈真,其生益永。其最善者,亦可近于真人之境。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第六节•大道无为,其下乘者,谓之圣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是《黄帝内经》中论及的对“道”修持的第三等的“圣人”境界,但已是下乘的修为。文中论述了上古圣人修道的境界,能“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心性平和、少思寡虑、恬淡自得”——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虽是修道的下乘境界,但无疑也是养生的上等境界了。
本节文中已经论述了这种修道的下乘之法:【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此八十字便是。简单来说,就是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时躲避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节制嗜好和欲望,平衡心态不恼怒生气、虽不离世修行,但在尘世中也不随波逐流。外不劳形、内不劳心,保障恬淡自得、形体不老、病,精神抱元守一。
【处天地之和】。处者,顺应。天地和则万物被泽,其德也厚。
【从八风之理】。从,顺应。八风者,《灵枢•九宫八风》说:“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八风者,说:“大弱风”、“谋风”、“刚风”、“折风”、“大刚风”、“凶风”、“婴儿风”、“弱风”,合而名之。有注说:“指四正四隅八方之风也”,虽过于泛泛,然亦可参。经说:“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说: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素问•骨空论》说:“风为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黄帝问说:“风之伤人,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是以道家养生亦有“避风如避箭”之戒。理者,条理,规律。八风之作,各有其时。因时而作,主生长养;不时而作,主杀为伤。圣人知理,避凶趋吉,是以能处天地之和不为害,故而能全其生。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适,适合,适宜。嗜欲,嗜好与欲望。贪求。圣人隐于世而浑于俗,节嗜适欲以养形神。
【无恚嗔之心】。恚,愤怒;嗔,怨恨。无愤无怨则心气平和而能静。心静则能神安。此亦全神养形之途。
【行不欲离于世】。至人“去世离俗”,心性也;圣人行不欲离于世,亦心性。二者相去者,亦不过心性。
【被服章】。【本句当是错简于此。其意与前后文不相顺接。新校正云详“被服章”三字疑衍。】被,穿着。服,服饰。章,通‘彰’,纹饰。衣着纹饰精美。
【举不欲观于俗】。举,抬头。观于俗者,世俗入目。虽行不欲离于世,然不为世俗入目扰心。《老子》说:“视之不见”是。
【外不劳形于事】。外,应形。不妄作劳。
【内无思想之患】。内,应心。思,谋也;想,虑。
【以恬愉为务】。恬愉,恬静愉悦。务,谋求。
【以自得为功】。自得,自然获得。指静定。功,功绩。成就。
【形体不敝】。敝,破败。衰败。
【精神不散】。散,耗散。
【亦可以百数】。百数者,谓之寿命亦可有百年之数。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8 |
第七节•大道无为,其最下乘者,谓之贤人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是《黄帝内经》中论及的对“道”修持的第四等的“贤人”境界,但已是最下乘的修为。文中论述了上古贤人修道的境界,能“师法天地、类别阴阳、辩列星辰、分别四时、领从上古真人旨趣参合修悟以应于道。”——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虽是修道的最下乘境界,但无疑也是养生的上等境界了。
本节文中已经论述了这种修道的最下乘之法:【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此三十字便是。这种修行方法,基本和道家各流派的养生修行的功法大体相若,只是在本节文中论述的比较简略,若希望修行这种修持,可以搜集参看一些市面上可以看到的略微高层一点的功法。
【其次有贤人者】。贤人者,圣人者,真人者,修持境界有别。贤人阶为修道之入门之境,已入有为之精深者,尚不足无为之境。
【法则天地】。法,效法,师法。则,准则。以天地之法为准则,效而师之。
【象似日月】。象,形象,比类。修持中之境景;似,景应,参照印证。以日月变化之象为景应。有本‘似’作通‘以’。非,不可取。居中‘象’之与‘似’,与前句‘法’之与‘则’,以及下句‘辩’‘列’、‘逆’‘从’、‘分’‘别’其用同法,当别其义。
【辩列星辰】。辩,识别。列,排列,推衍。星,星象;辰,北辰。
【逆从阴阳】。逆,反,返。从,顺,应。王冰注说:“逆从阴阳者,谓以六甲等法,逆顺数而推步吉凶之徴兆。”并引《阴阳书》说:“人中甲子,从甲子起,以乙丑为次,顺数之。地下甲子,从甲戌起,以癸酉为次,逆数之。”为论。窃以为狭矣,夫阴阳之论,岂独于甲子乎?老子《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者,天地,生杀,与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王冰所言,太过囿于术数了,不是本节中真正的含义。
【分别四时】。分,划分,断开。别,区别,辨析。分季节时令之气序。
【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将,领。合,相和。同,一致。领从上古真人旨趣参合修悟以应于道。
【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益寿,增益年寿。有极,有极限,不能若真人之寿敝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