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五、在阐释麻黄汤方解之前,结合上述基本概念,来分析一下所谓“外感风寒”的表实证的生理上的气机变化。
1、 肺,主气;主皮毛;主宣发和肃降。在人体气血的正常循行中,肌肤、腠理是肺气宣发以及卫气循行的重要通道。卫气出于上焦,通过肺的宣散来循行于脉外的肌肤腠理。
2、 当风寒外邪客于肌肤腠理时,导致肌肤腠理之间肺气宣发、卫气循行的通道开始出现壅滞,这时还在正常循行的卫气由于通道的壅滞而出现壅滞甚至壅塞;
3、 在肌肤腠理间卫气循行的通道被壅滞的时候,卫气就不能有效的完成其温煦皮毛的工作,这样就会导致皮毛肌肤的温煦不足,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恶风的症状;
4、 同时,由于肌肤和腠理被外邪所壅滞,也就导致正常宣发而来的肺气不能顺畅的宣发出去,这就导致了宣散到肌肤腠理的肺气也会出现壅滞甚至壅塞;
5、 由于卫气和肺气被郁于肌肤腠理,故出现脉“浮”的表现,所以“脉浮”并不完全是邪气的表现,正气被郁也会出现脉浮。这种“脉浮”和“桂枝汤证”的“脉浮”虽然同样是“浮脉”,但本质上确实完全不同的。这种风寒束表导致的“脉浮”会脉浮而实,其中还并有紧相,若寒甚则还会兼有涩相,如果束表致密则还会兼有促相。而桂枝汤的“脉浮”则是浮而缓,并可能会有略带弱相。
6、 当肌肤腠理不能及时宣发的肺气被壅滞时,同时会导致后续的肺气堵车一般也出现壅滞。肺气的壅滞就会表现出胸闷等症状。
7、 脾气的上升和宣散依赖肺气来敷布的。此时肺气已经被壅滞,而同时脾气上输于肺的情况却没有减弱,出少而入多,这样就进一步加重了肺气的壅滞;
8、 在脏腑的气机升降关系中,肝气上升于左,是和肺气肃降于右组成一组相对的气机循行。这样在肺气壅滞的情况下,肝气的上升也并没有减弱,就导致肺部的气机来势不减、去势被遏,这也会加剧肺气壅滞的情况;
9、 对于肺自身来说,当肺部开始出现气机壅滞时,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肺气的肃降功能;
10、 在肺气的肃降功能出现障碍时,上升于左的肝气不能被及时通过肺气下降于右,也会导致肺气的壅滞会进一步加重;
11、 肺气的肃降与胃气的下行有相互影响和制约。当肺气的肃降受到影响时,胃气的下降也会同时被影响而出现下降不及的情况。胃气的下降功能不足,就会导致胃的消化能力、传导能力的减弱,这样就会导致胃部饱胀、嗝气、吃饭不香等症状;
12、 大肠气的顺降依赖肺气正常的肃降而通畅。在肺气的肃降出现障碍时,大肠气机也会出现下降的不及,这样就会出现大便的规律失常,所以感冒中常常会出现几天不大便的情况;
13、 胃气的下降受到影响而减弱时,也会导致大肠气机出现下降的不足,这样也会出现大便的规律失常;
14、 胃气的下降依赖大肠气的顺降而通畅。大肠气机的下降不及,也会反过来导致胃气的下行出现进一步的壅滞;
15、 大肠气机的下降不及,反过来也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肺气壅滞的进一步加重;
16、 在肺气、卫气被壅滞的时候,由于卫气具有的温煦作用,在卫气被壅滞时,也会聚集成热,这种发热叫做“郁热”,一般热势不高,和邪气导致的比较炽烈的发热有本质的区别。
——这些都是肌肤腠理被风寒之邪所客而导致的肺的气机壅滞的原因,肺气壅滞的轻重与否,和客邪所导致郁滞的轻重直接相关。当客邪较轻浅时,肺气的壅滞也就较轻;当客邪较深重时,肺气的壅滞也就较深重。当肺气的壅滞比较明显时,则会根据不同程度出现气逆、气促、咳喘等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
针对这些情况,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麻黄汤”,借助麻黄破关透表之能来解散风寒之邪束表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症。方解如下: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六、方解:
【麻黄】:
麻黄汤中使用麻黄,就是借助于麻黄能够开泄腠理、解散风寒的特性,来宣散客于肌肤腠理的风寒。腠理得以开泄,则被郁滞于肌肤腠理的肺气和卫气也就得以恢复畅通;肺气、卫气得以通畅,由此而导致的壅滞诸气也都会得以顺畅;所以因此而导致的气逆、气促、咳、喘等症状也都可以得到平复。
在本方中,主要借助于麻黄的斩关夺隘之能,来达到解散风寒、宣散肌肤腠理之间的壅滞的作用,所以是为“君药”。
在《论》中,仲景使用【麻黄】很是广泛,除了使用“麻黄汤”的10条条文以外,使用【麻黄】入药的还有35条,使用范围除“太阳病”、“阳明病”外,还包括“少阴病”、“厥阴病”、“咳嗽水饮黄汗历节”、“湿病”、“胸痹”、“痉”等某些条证。综合全文来看,仲景用【麻黄】,大抵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作为“先锋”来使用。在外邪客于肌肤腠理时,仲景用麻黄斩关夺隘之能,为肺卫之气开关透节、收复失地。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麻黄汤”。
其二,是作为“向导”来使用的。在病邪入里时,把握战机“但有一丝表证,便从表解”,用【麻黄】使邪从来处而出;甚至在邪入少阴、厥阴时,仲景也还注重用【麻黄】引邪透经而走表出。这种有机会便把握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驾驭法,不仅仅是战术方面的能力演示,更有战略上的高度注重。
在这两方面的使用,终究不外其“开”、“散”之能。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杏仁】:
麻黄汤中使用【杏仁】,正是用来解决“肺气”、“胃气”、“大肠气”壅滞的问题。在用【麻黄】开泄肌肤腠理之后,外邪得以疏散,“肺气”的“宣发”功能逐步得到恢复,但肺气的“肃降”功能还没有得到直接恢复,所以由此而导致的“肺气的肃降”、“胃气的下降”、“大肠气的下降”都还不能随即恢复,所以方中使用【杏仁】来恢复“肺气的肃降”功能。只要“肺气的肃降”得以恢复,由此而导致的“胃气的下降”、“大肠气的下降”也就随之而恢复了。
很多对本方的注解中,都把【杏仁】当作降逆、平喘、止咳来讨论。其实这样的论述太过于表面化了,要知道,就是【杏仁】所谓的“降逆、平喘、止咳”,也都是依赖于【杏仁】通过降肺气而达到的,“降肺气”才是使用【杏仁】的关键所在。【杏仁】启肺气肃降之能,配合【麻黄】宣散郁滞的卫气,两者一个宣散一个肃降,以通畅由此而郁滞的各项气机,所以在“麻黄汤”中【杏仁】是为“臣药”。
本方很多注解都认为【杏仁】是“佐药”,说:“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其实这只看到【杏仁】所谓的“散风寒”和“解郁平喘”上了。
通过上文中的16条分析,可知风寒束表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最开始其实都是卫气的壅滞以及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被壅滞所导致的,待到寒邪入里才有所谓的“营涩”的表现。而且,按照仲景【麻黄】的用法,但凡有一丝表证也都尽量引邪外出,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所示。所以在“麻黄汤”中最核心的重点有两条:一、宣散风寒、宣发壅滞的卫气,这是【麻黄】的责任;二、肃降壅滞的肺气,这是【杏仁】的责任。两者协同治理,开散外邪、宣发卫气、肃降肺气,共同达到调理诸气的目的。束表的风寒被【麻黄】宣散出去,由此而郁滞的卫气也就能恢复正常的循行,壅滞的肺气也就能得到正常的宣发。这样,由此而导致的“恶风、畏寒”、“腰背酸痛”等症状也就会随之而消除;同样,卫气的壅滞被宣散,由此而导致的“郁热”也随之而消除;壅滞的肺气得到肃降,从而理顺由此而导致的肺、胃、大肠等气机的下降不及,并且由此而导致的饮食不旺、消化减弱、大便延后、胸闷、背胀、呼吸喘急、咳嗽等症状也都会随之而消除。所以,在麻黄汤中【麻黄】为“君药”,【杏仁】是作为“臣药”来使用的,而不是其他方解中所谓的“佐药”。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桂枝】:
着重论述过【杏仁】以后,这里还要重点讨论【桂枝】。关于【桂枝】一味药,如今的诸家教材中的论述都是不知所云。看到《伤寒论》中常见仲景说“XXX发汗宜桂枝汤”云云,就以为【桂枝】是发汗解肌之药,凡有论述【桂枝】,便是所谓的“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流的套词。全然不知【桂枝】是如何“透营”、如何“达卫”,更不知【桂枝】原本没有几分“发汗解肌”之能矣。
看“桂枝汤”方,仲景在其用法中强调“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可见“桂枝汤”的发汗,一是在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二是在于“温覆”。如果没有这两点的作用,服用“桂枝汤”是不可能得到“发汗”的作用的。这个要验证也很简单,自己喝一碗“桂枝汤”就知道【桂枝】能不能发汗了。所以将“桂枝汤”列为“解表剂”,那棉被、皮袄也都可以做解表药了。由此可见,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五版教材《方剂学》麻黄汤的方解中说:“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桂枝】本无几分发汗之能,还用它来“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实乃无稽之谈。还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麻黄汤”方解中说:“……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引营分之邪,达之达表’(《医方集解•发表之剂》),助麻黄解表逐邪,使发汗之功益著,此如汪琥所言:“今麻黄汤内用桂枝者,以寒伤营,桂枝亦营中药,能通血脉而发散寒邪,兼佐麻黄而泄营卫之邪实……”(《伤寒论辨证广注》卷1)”。论述中虽然是旁征博引试图来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却根本是没有加以分析而只是简单的罗列堆砌。关于“引营分之邪,达之达表”一说,前文中已经批驳论述过了,此不再赘述。至于所引汪琥之说,首先我们看清代吴谦所撰《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中,吴谦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的集注中就引用了汪琥的注解;而在论述“麻黄汤”的集注中,并没有采用汪琥的论述,可见当时吴谦在这里未必是没有注意汪琥的论述,而是不同意其所阐述的观点。那么汪琥的这个观点错在哪里呢?
其实【桂枝】只是能“温诸阳、醒风木”而已。和【麻黄】的斩关夺隘的“破”相比较,【桂枝】更重于“守”。
1、【桂枝】的“温诸阳”之能用于此,是“守”。当寒客肌腠,正是肌腠之气不足以抗邪,所以才被邪所客,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当【麻黄】宣解肌表腠理之后,在开泄卫气之余,难免不再被风寒所客,所以需要【桂枝】之温阳固表,以助卫阳而坚守失地;
2、【桂枝】的“醒风木”之能用于此,也是“守”。世人皆知“肝主疏泄”,又有几人知道肝气的疏泄也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呢?我们常说的“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阐述这一左一右的气机升降成为身体内的一个小的气机循环。其实这里面所论述的肝和肺的关系中,只论及了肝气的升和肺气的降而已。而肝气的生发,其实还和肺气的宣发密切相关,肺气的宣发,能够调节肝气过度的生发。例如,最典型的在愤怒肝气暴盛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胸膺满胀、气逆于上。这就是肺气的肃降不及,不能及时降下过多的肝气,所以导致肝气郁积于胸中而致胀闷。这是肝气的生发与肺气的肃降之间的关系。在肝气郁积于胸中之时,若其人腠理肌肤能及时开泄,暴盛上逆之肝气便能瞬间哧然而泄,就会毫无郁积胸闷的表现。这就是肝气的生发和肺气的宣泄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肝气是能够通过肌肤腠理来宣泄的,也就是说肝气能够通过卫气所循行的通道而到达腠理、肌肤之间。这既是本方中用【桂枝】引肝木之风阳到达肌表,助麻黄疏散表邪、并助卫气固“守”肌肤腠理的原因。
所以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能知桂枝“固表”者,才是对人体气机的循行明了于心者。不明脏腑之间气机循行的相互关系,绝难真正理解汉唐先贤用药之深意。
在“麻黄汤”中,麻黄之与桂枝,其实是一攻一守的关系。如此用药,正和用兵之道;也正和圣人用药之心。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炙甘草】:
关于【炙甘草】的论述,诸家一开口就是什么“甘缓”、什么“调和诸药”之类的套话,貌似灼灼至理,其实不仅空洞无物,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例如在“五版教材•麻黄汤”的方解中说:“【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看起来貌似说的有理有据,但究竟真相如何?
在“麻黄汤”中,【炙甘草】用一两,如果这“一两”炙甘草就能“缓和麻桂相合峻烈之性”,那么同样在《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中,用【炙甘草】“二两”又是要“缓和谁的峻烈之性”呢?难道“桂枝汤”中还有什么(相合)之性还要比 “麻桂相合之性”更“峻烈”吗?以至于需要两倍的【炙甘草】来“缓和”?真实不可思议的问题。
其实,“麻黄汤”中使用【炙甘草】,主要是用以补益的,就是使用炙甘草能够补中益气的特性。在【麻黄】开泄腠理疏散风寒的时候,对正气的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没有消耗的战争。而且在【杏仁】降气的同时,对肺气的损耗也是必然的。所以,方中借【炙甘草】的补中益气来给损耗的正气提供必要的补充。另外,在【桂枝】醒风木的同时,由于木气的过旺必然会加重对脾土的克伐,所以也同时借助【炙甘草】的补中益气之能力,同时达到扶土抗木的作用。
这里的【炙甘草】为什么只用“一两”这样一个比较少的量呢?这是因为在“麻黄汤”证中,虽然有外感风寒,虽然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论,虽然有【麻黄】【杏仁】的消耗,但整体来说,其人、其证中“虚”的表现并不算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外感风寒”、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感受风寒的时候会后“表气虚”的存在,何以故?表气不虚就不易感受风寒了。在这种“表气虚”并且加上用药中【麻黄】和【杏仁】的消耗,几方面共同表现出来的虚损,就用一两【炙甘草】就能够弥补,所以说其中“虚”的表现并不算重,甚至不如“桂枝汤”证中所表现的“虚”重。并且,在方中仲景在用法中有几个字也应当细细考量——“不须粥饮”。参考“桂枝汤”的用法中“啜热稀粥一升余”,可见相对于“桂枝汤”证的情况,“麻黄汤”证还“不须粥饮”,也就是不必借助米粥的补益,仅用【炙甘草】一两就足以弥补等等的消耗。所以说“麻黄汤”证中的“虚”的表现并不算重。
至于象人卫版《方剂学•麻黄汤》方解中说:“【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喘,又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的平喘、止咳、调和药性之类的说法,其实【炙甘草】平喘止咳的能力相比【麻黄】【杏仁】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所谓的调和药性,也只是对甘草“国老”这一称谓的演绎罢了。“麻黄汤”中用【炙甘草】,就是选用其“补中益气”之能的,其他种种,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是重点。
其实用药就像用兵一样,如果仅仅只知道一味的冲锋而不顾后勤保障,这样的战争即便是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也是不能够维持长久的。兵法所谓“人马未动,粮草先行”,老百姓也都常说“皇上不差饿兵”。可见粮草的补给,是战争的必要保障。【炙甘草】一方面可以补气,以平【麻黄】【杏仁】开泄降下之所耗;一方面却是稍扶脾土,以均衡【桂枝】之兴风木,不至于有兴木克土之过。诸辈畏麻黄如蛇蝎,看仲景仅用【麻黄】三分之一用量的【炙甘草】以补气,即可平麻黄所耗散之气,可见【麻黄】并非不可用者。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本方的煎法】:
【麻黄】先煎、久煎。
“先煮麻黄减二升”并且“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就是【麻黄】是要先煎的,在把九升水煎煮到二升半,所用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左右,可知【麻黄】在煎煮中是要久煎的。久煎的作用就是取其性之纯和。在仲景用麻黄诸方中,除文蛤散、文蛤汤二方外,都用先煎。
关于“去上沫”。
按照本方的煎煮法,“先煮麻黄减二升”后应该“去上沫”。吴谦说:“必须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很有道理,可以遵从。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本方的服法】:
“温服八合,不须粥饮。”
在本方的实际应用中,所谓的“温服”是指趁热服用,而这个“温热”的程度几乎是和本方的效果成正比的,越热效果越快、越好;越凉效果就会越差。当然,这个所谓的“越热越好”可不是要烫破舌头才好。
关于“不须服粥”四字,言“不须”者,是不必要的意思,而不是“不可以”的意思。在一般情况下,有一两【炙甘草】就能弥补损耗的正气;但在其人素体虚弱、中气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要喝粥以助中气,甚至需要联合使用参芪白术之流来补益中气的。所以“不须服粥”不是“不许服粥”,这个不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可见《长沙方歌括》中陈念祖所谓的“温覆休教粥到牙”,显然歧义。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本方的养护】:
“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麻黄汤”不仅需要使用【麻黄】来取汗,还同时要求服药以后必须躺在床上、盖上温暖的被子来保温、发汗。
“余如桂枝汤法将息”是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意,这里有一个“后服小促其间”很值得参详。如果在使用“麻黄汤”的时候,服用一次就达到汗出而病去的康复效果,只要在汗出以后注意避风、避寒、注意禁食诸项就可以了。但若一次用药没有取得覆杯而愈的效果,就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服用第二次。如果第二次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疗效的情况下,再服用第三次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缩短和第二次服药之间的间隔,甚至在半天之内就把三次的量(二升半)都服尽了。更重的病情还可以在一个对周的时间内连续用药两到三剂,以中病为度。但这样连续的发散,对正气的损伤是很重的,一定要注意对病人“气”、“阴”等方面的监控。
禁食之类的,除了“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外,还有甜食、绿茶等物也在所禁。
用药之后一定要注意避风、避寒,否则症状极容易反复甚至传变。
|
作者: 观其自在 发布日期:
2010-11-06 |
以上摘录的条文出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相比而言个人更喜欢这个本子。 |
作者: DeEiffel 发布日期:
2010-11-07 |
引用楼主观其自在于2010-11-06 21:35发表的 小议“麻黄汤”(欢迎拍砖) :
三、为什么要论“麻黄汤”?
既然本条条文中没有没有“‘营涩’之证”font]
.......
|
原作者的心境,若非本人解释,他人是很难完全喘摸正确的,更何况仲景是千年前的古人??譬如当代的“红学”,曹雪芹复生看了可能说句:“你们想太多了!!”所以现代对麻黄证的解释只能是尽量的猜,但也是必要的。
”营涩“,我猜书指的并非如你所想的是邪入到营分。虽说寒邪可直中,可充斥表里,三焦,入营也是可能的,但这种情况因该治以表里双解,四逆辈是肯定要下的,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故此这种,”营涩“只能解释为: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若表邪太盛,正气必然趋表抗邪,军队都走往边僵了(表),中土(脉道)必然空虚,气少帅弱,统血无力。血缓则涩!! |